賦能聚力、篤志敏行 開創傳統建筑行業多元化發展新局面——專訪龍元建設集團副董事長、總裁賴朝暉
文 / 劉朝暉
(本文刊登于《上海甬商》2021年9月刊)
在國內建筑與市政市場,龍元建設集團是一個響當當的金字招牌。從上世紀80年代的“象山二建”成長為如今的全國知名的建筑服務商、A股上市公司,40余年成長壯大的發展歷程,凝結了賴振元和賴朝暉父子兩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心血付出。
時代在發展,市場在變化,龍元建設這艘大船,已經駛向新的航線,從一家傳統建筑公司轉身為城市投資-建設-運營綜合服務商。龍元建設集團副董事長、總裁賴朝暉近日接受本刊專訪,深度闡釋了龍元的發展之道和奮進之路。
質量興業,樹立品牌良好口碑
1983年已過不惑之年的賴振元,帶領著一幫兄弟和區區3000塊,從象山港坐著海輪,經過一整夜的飄搖抵達上海外灘的十六鋪碼頭。初創不久的象山二建開始了在上海開疆拓土的征程。
幫助解決寶鋼長江吳淞口引水工程調蓄水庫防滲墻施工難題,是賴振元在上海打響的頭炮。在經過艱苦施工后,象山二建不但提前7個月完成了施工,還節約了90萬元資金,受到了上海寶鋼工程指揮部的高度贊賞。父親的崢嶸往事令賴朝暉很是敬佩,“老爺子不僅會干活,而且會畫圖,還會做工程預算,這在當時高手如云的象山各施工隊中也極其罕見。”
從1984年接到第一單自主業務開始,象山二建逐漸打響了自己的名頭,業務量不斷增長。聚沙成塔,十年時間,象山二建已經趕超彼時在上海建筑市場占有率很高的江蘇企業。在更名龍元建設后,成長勢頭更是勢如破竹,直至今天成為行業里民營企業的翹楚。
賴朝暉認為,龍元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首先依靠的就是敏銳的市場嗅覺和敢為人先的甬商傳承。在當時國家改革開放,基建市場的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龍元抓住了政策紅利、人口紅利,并敢于突破嘗試,比如1991年在行業內首創采用項目經營承包責任制,以“聯營”的方式構建共贏的事業平臺;2004年獲得總承包特級資質,為公司占領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賴朝暉認為,龍元建設一直將質量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的動力源和根本,“質量興業”被深深烙在龍元發展的基因中,這是集團品牌樹立的基礎。
自1991年以來,公司先后承建完成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南翔段、時為世界第一高樓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地基工程)、上海世博軸陽光谷工程、杭州蕭山機場航站樓、杭州大劇院、海口中環國際廣場、福建晉江國際會展中心等一系列城市地標項目和重點工程,累計榮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白玉蘭獎、錢江杯、上海市優質結構等省級以上優質工程獎項500多項;集團連續17年入選“中國承包商企業80強”,連續14年入選“浙江省百強企業”,連續17年名列全國進滬施工企業綜合實力排名第一,連續11年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連續12年入選《財富》中國500強……這些在業界含金量頗高的獎項和實力排名,是龍元集團“質量興業”最好的例證,也是最好的褒獎。
在龍元集團總部大樓,懸掛著一幅賴振元親筆書寫的四個大字:“用心服務”。這是龍元一直秉承的座右銘。因為用心服務,龍元多次榮獲“全國用戶服務滿意企業”“上海市用戶滿意十佳工程”等稱號。賴朝暉說,用心服務的企業文化,既包括對業主的服務,也包括公司內部的多個維度。“用心服務看似是利他,實則是成就自我,最終實現人與人、員工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互利共贏。”
果敢決策,搶抓機遇推進轉型
縱觀整個建筑行業近十年來的發展,面臨的挑戰在加大,面對傳統建筑總承包市場央企國企愈發強大、原材料人工等成本高企等問題,民營企業可謂步履維艱,大量企業都在嘗試轉型。賴朝暉比較早就認識到,龍元轉型發展的核心是盈利模式的改變,是身份、角色的根本轉變。
和父輩不同,賴朝暉對于資本市場和金融更具經驗。在賴朝暉的主導下,龍元在2004年成功登陸上交所,成為為數不多的建筑業上市民企之一。從2010年開始,積極嘗試用發基金的方式募集資本金,嘗試運作BT等項目的投資,積累了有別于傳統總承包施工的建設投資經驗。當2014年國家開始推行PPP模式,龍元聞風而動,成為最早涉足PPP業務的民營企業之一。
2016年的第十六屆中國經濟論壇上,賴朝暉成為16位“創新榜樣”之一。大會給賴朝暉的頒獎詞是:“他是民營企業A股上市公司中最早轉型PPP的先行者,他帶領的企業正在成為中國領先的PPP全生命周期投資運營服務平臺。”
自2014年以來,龍元集團做出了布局長周期優質基礎設施項目的戰略選擇,參與了不少PPP項目,至今已先后中標PPP項目80余個,涉足全國近20個省份,投資項目覆蓋包括城鎮綜合開發、醫療衛生、生態環境治理等14個領域,在全國民企中位居前列。
經過這幾年的實踐,龍元基本實現了既定的戰略目標:客戶結構實現了轉變——由原來95%以上的開發商客戶轉為了50%以上政府客戶;利潤結構實現了調整——基礎設施投資業務的利潤貢獻已經達到集團利潤的70%。龍元集團實現了從單一施工總承包企業向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人的角色轉型,逐步轉型為集工程投融資咨詢、工程策劃設計、施工及后期運營服務于一身的投資建設運營服務商。
賴朝暉強調,龍元一直都把PPP項目當作投資項目來對待,合同身份一定是投資人,眼光一定是投資視角,而不是僅局限于建設環節。“要時刻牢記我們是投資人,而不是單一的施工總承包方。從中長期看,施工利潤往往只占到項目整個利潤的30%左右,所以做好項目策劃,高度重視投資責任和投資履約,才能實現項目合作的共贏,才能實現既定的商業目標。”
強大專業能力的團隊,被賴朝暉視為龍元合理把控風險、實現優質履約的堅實保障。目前,龍元已經擁有覆蓋基礎設施建設全生命周期超1000人的專業人才團隊,擁有8位財政部、發改委PPP雙庫專家,投融資領域研究生學歷占比超50%。去年龍元還出資3600萬元和寧波大學共建寧波大學龍元建筑金融研究院,希望培養一批“建筑+金融”復合型人才,為未來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夯實能力,打造多元業務生態圈
經歷了幾年的發展,PPP項目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和融資環境都發生了一些變化,作為從頭開始參與的民營企業之一,龍元集團又該如何籌謀未來?
賴朝暉介紹,從項目的生命周期角度看,未來龍元的PPP業務將進入投資回收高峰和運營高峰,所以集團的組織架構、戰略、機制和決策流程均會隨著業務階段的轉移而發生一些優化和調整,使得集團整體的能力建設匹配項目需求。
打鐵還需自身硬。在賴朝暉看來,龍元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面對眾多央企、國企等強大的競爭對手,唯有直面挑戰,不斷提高自身服務能力,才能增強市場競爭力,更好地生存下去。
緊緊圍繞“美好城市建設者、幸福生活運營商”的戰略愿景,龍元持續完善縱向混業經營能力,通過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和開放式的內外資源整合,形成了建設總包、基建投資兩大板塊并駕齊驅的局面,運營業務也有了良好的開端,還參與了很多其他產業的投資,構建出了涵蓋規劃設計、投資融資、開發建造、項目管理、運營服務、運維養護、資產管理等領域的多元化產業格局,打造出一個多元化的“龍元生態”。
在傳統建筑施工領域,在鞏固發展傳統施工總承包的同時,適應建筑業發展新形勢,加快向工程總承包、鋼結構裝配式、全過程咨詢等方面轉型。龍元集團較早就并購了大地鋼構、信安幕墻、上海房屋設計院等一批業內領先的專業單位,并且又成功培育了以明筑科技為代表的專注于裝配式鋼結構企業,并且逐步發展了市政、水利等施工資質。投資15億元在安徽宣城建設首個裝配式建筑科技產業園。這些布局都是圍繞著建筑總承包市場綜合競爭力提升的舉措。
在基建投資領域,全力以赴抓好PPP項目落地,確保投好建好運營好,同時充分發揮“龍元生態圈”優勢,大力推進多元化穩健投資。此外,積極與各領域優質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關系,探索開展多元化穩健投資。集團作為唯一民企入股由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發起設立的國家級政府投資基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此外還通過收購成為中信環境基金管理公司第二大股東;參股山西財惠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市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愛瑪會體育等專業機構;與樹蘭醫院合資設立杭州九齡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等,圍繞基建投資各個環節夯實自身能力。
符合國家政策發展的高端制造業企業,也是龍元投資的對象。作為龍元的參股公司、國內航空領域環形鍛件的主承制單位航宇科技,今年7月初已經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有望為龍元集團帶來良好的投資收益。今年1月,集團旗下的龍元天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江蘇省產業研究院集萃智能制造技術研究所在南京簽署合作協議,計劃聯手共建“天冊集萃智造園”,依托集萃智造的綜合研發能力和龍元天冊的產業園區打造能力,聚焦智能制造與機器人領域,以協作機器人產業為核心,聯手打造“專而精”,集智造生產、智造賦能、孵化加速、服務配套等于一體的4.0智造園區。
在產業金融方面的多元化投資,賴朝暉非常審慎,有著非常明確的支撐邏輯,就是夯實能力、服務主業,絕不開展盲目的多元化發展。
賴朝暉透露,當前隨著建筑對科技、綠色環保、全周期成本管理的要求提高,龍元也會積極擁抱新的技術和標準,繼續加大在建筑科技領域的投入,以裝配式鋼結構和光伏建筑為核心切入點,爭取打造集團的新增長極。
以愛傳承,積極擔當社會責任
作為寧波企業,龍元一直以來心懷感恩,心系家鄉。雖然公司總部早在1993年搬遷至上海,但是注冊地一直留在象山。在賴振元等創始人的心里,龍元的根一直都在寧波。積極參與家鄉的經濟社會建設,是龍元人的感情所在,也是一份責任與擔當。
據賴朝暉介紹,近年來,龍元建設在寧波市每年可承接約30億元的建設項目,多數為地鐵4號線東錢湖站這樣的公建項目,此外還積極參與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幾年來在寧波地區投資近40億元。近三年,龍元在寧波地區累計納稅額已達9.3億元。
除了用自己的經營舉措為家鄉添磚加瓦,龍元也踴躍參與到寧波地區的各項公益活動:除了去年向寧波大學捐資3600萬打造寧波大學龍元建筑金融研究院以外,自2007年起就設立的“龍元慈善濟困”慈善基金,14年來已累計捐贈基金善款700萬元,救助支出606.358萬元,使1100余人次困難群眾得到救助。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龍元又用實際行動踐行愛心企業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捐贈639.2萬元用于援鄂醫療醫護人員,其中260萬元捐贈給寧波、象山援鄂醫護人員。
除了家鄉寧波,龍元集團在全國各地的善舉更是不勝枚舉。
2019年龍元集團第四屆“感恩與傳承”主題文化活動上,正式發起設立“振元慈善基金”,將原先分散的公益行為擰成一股繩。過去兩年,振元慈善基金在助力脫貧攻堅、促進教育及醫療事業發展、抗震救災等方面累計實捐達1890.08萬元。比如2020年2月捐贈639.2萬元用于援鄂醫療醫護人員,超額實現捐贈諾言;2020年12月又捐贈浙江農林大學教育發展項目100萬元;2021年7月,在暴雨災害中損失慘重的長垣市捐贈100萬元,攜手共渡難關……
據不完全統計,從90年代初捐助董事長賴振元先生曾就讀的賴岙希望小學開始,龍元集團累計在愛心助學、扶貧幫困、社會捐贈等方面的綜合投入已超過1億元。
龍元集團董事長賴振元先生一直倡導“做人要常懷感恩之心”。今天的龍元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是因為龍元人一直認為,公益是一種修行,更是一種品德。
賴朝暉表示,在龍元成長的道路上,始終立足于自身的業務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一路向善是永遠不忘的初心,這也將作為公司長期的責任和目標持續進行下去。“公司四十年來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社會各方的支持與關注,龍元人也愿意主動承擔起這份責任來回饋社會大眾,將這份大愛傳承下去。”